塑化贸易企业助力上下游产融结合
2020-04-24 17:40
以下文章来源于期货日报
作者 韩乐
作为连接上下游的渠道和“蓄水池”,贸易企业在整个塑料产业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随着市场竞争不断加剧,传统的分销商也在向综合服务商转变,练就“期货经”成为塑化贸易企业的必修课。当下,日益丰富的金融衍生品工具是贸易商服务产业链企业防风险、保复产的重要“武器”。
作为一家拥有金融理念的塑化产业服务商,嘉悦物产擅长灵活运用大商所品种及场外综合服务平台,通过运用期货、基差、互换、期权等“组合拳”服务产业客户,推进产融结合,助力产业发展,在产业链流通环节践行着责任和担当。
利用基差交易化解企业经营难题
华东地区的金融氛围浓郁,大宗商品贸易活跃度相对领先,因而涌现出一批批运用金融理念服务产业链的“领路人”,嘉悦物产总经理助理兼塑化事业部总经理柴铁松便是其中一位。他是大宗商品期现业务贸易模式的践行者,凭借十余年的塑化产业积淀,引领团队走在熟练运用金融工具服务产业的第一线。
“2015年是基差交易在整个塑化产业中重点发展的一年,在上游煤化工大潮投入市场以来,下游增量市场逐渐向存量市场转变,代理商的日开单量显著增长的同时,价格风险也在不断增加。如何降低风险成了大家需要面对的问题。”柴铁松告诉期货日报记者,在这样的产业格局下,许多贸易商希望利用期货进行套保来对冲价格波动风险。随着参与者越来越多,期货市场越来越成熟,原先单纯进行现货买卖的市场逐渐演变成具有金融理念、可以成熟交易基差的市场。
记者了解到,与传统的贸易形式相比,基差交易将商品的绝对价格波动风险转化为相对价格波动风险(基差波动风险),而标品基差波动呈现均值回归的特点,上下边际相对可控。因此,能更加充分地发挥产业企业在现货供求关系方面的优势,并显著降低产业企业在贸易过程中承担的风险,提高产业企业经营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随着基差交易的出现,塑化产业的交易模式发生了较大变化。整个塑化产业不再是石化厂定价,代理商分销,直接赚取贸易价差的局面。对此,柴铁松深有感触:“自基差贸易盛行后,期货影响着市场的心态,对价格波动有了更深入的影响。产业客户的金融理念越来越强,期货市场的参与度越来越高,基差交易为原本单一的‘开单、销售、中间商赚取价差’贸易模式赋予了价格波动风险规避、参与者共享产业利润的新功能,塑化产业迎来了新时代。”
2019年9月,为进一步发挥期货市场功能,提升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和水平,结合市场实际需求,大商所在场外综合服务平台上推出了基差交易平台。“大商所的基差交易平台致力于推动产业金融化升级,这与嘉悦物产立志充分运用金融工具为上下游客户创造价值的产业服务战略高度契合。”柴铁松表示,自平台上线以来,公司一直积极参与平台的基差交易。2020年2月,公司成为大商所基差交易平台的A类交易商,并被评为“2019年度优秀交易商”。今后,公司也将继续以“推广基差交易、服务实体”为目的,助力产业发展与产融结合。
事实上,基差交易模式的推广普及,也丰富了贸易商规避绝对价格波动风险的手段。“经过专业的产业分析,对风险充分衡量且相对确定后,公司有能力在基差交易上做到放量成交,为上下游客户锁定采购和销售成本。在远期点价基差交易中,也能时刻关注产业动态,灵活调整自己的销售成本,维持基差交易健康可持续发展。”柴铁松介绍说。
在现行的市场格局下,对以追求连续稳定生产、谋求合理加工利润和贸易利润为目的的现货企业来说,基差交易是最好的选择。“通过基差贸易,现货企业可以通过期货合约对现货头寸进行风险规避,而不必担心价格波动对企业利润造成大幅影响,从而降低企业采购和销售环节的风险。”柴铁松表示,正是因为在基差贸易领域有着相对成熟的业务经验和严格的风控体系,面对春节后聚烯烃价格的大幅波动,嘉悦物产并没有遭到价格波动的严重冲击,反而在利用基差交易做到严控自身风险的同时,还为一部分上下游客户规避了价格风险。
极端行情下将风险管理放在首位
在柴铁松的印象里,每遇到急涨急跌的行情都容易给产业链带来较大亏损的风险,塑化产业今年面临的冲击可谓史无前例。“伴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和国际原油价格大跌双重风险的发酵,塑化产业春节前采购的库存若没有完全套保,裸露的部分就面临着巨额亏损的风险。”
他告诉期货日报记者,春节后多数企业都有一定高位的库存,面对疫情影响下偏弱的下游需求,贸易商不仅无法较好地去库存,还要继续承载石化厂的开单,资金方面存在一定压力,并且市场价格快速下跌跌穿保证金的问题也比较棘手。
“以往遇到极端行情,企业的销售会更加被动。在价格急涨的情况下,大家都不敢销售超过当日的开单量,更不要说远期货物。然而,在价格急跌的情况下,除了超卖或者不开单,没有别的选择。”柴铁松坦言。
据柴铁松介绍,在疫情和国际原油价格的影响下,公司判断行情会出现偏弱趋势,于是将库存都用空单进行套保,以规避价格快速下跌带来的风险。然后通过销售基差单,也就是在固定基差的情况下,先销售,后平仓,将多出的库存转移给下游。这样减少了仓储和资金压力,也让下游可以既快速采购到原材料恢复生产,又不用担心后面期货下跌带来的降价风险。
现如今,风险管理越来越受到实体企业的重视,风险管理意识已经融入到实体企业的日常经营规划中。期货工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极端行情带来的下跌风险,这对企业的帮助是巨大的。
“参与套保是塑化产业必然要经历的环节。这一情况促使塑化产业更加快速地自我学习、自我转型,去掌握更多合适的期现模式,为产业链上下游服务。”柴铁松说,灵活运用金融工具,积极开展产业研究,发现产业矛盾,挖掘产业投资机会,运用自身的“投研+渠道+运营”能力,为产业链上下游客户提供专业化服务,已经成为嘉悦物产的发展方向。
事实上,随着市场价格越来越透明化,以及产能逐渐走向过剩,贸易商的转型也是必然趋势。如果再以一买一卖的方式经营,是很难实现利润稳定增长的。并且如今的上游石化厂,有担心货物库存降价的风险,而下游客户尤其是工厂,在需求上也不再是简单采购现货,他们有对远期订单锁定利润的需求,也会有对已有库存保护的需求等。“对贸易商而言,只有向综合服务商转型,才能更好地满足上下游需求,才能更好地推动整个产业链发展,在流通环节做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柴铁松分析说。
借助优势确保上游企业稳定经营
疫情暴发以来,整个塑化产业链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嘉悦物产也在一直力求做好产业链服务商的角色。据记者了解,春节复工后,上游企业的压力更多在于库存积压,下游企业的压力更多在于原材料价格的下跌。作为中间环节,嘉悦物产希望能够更好地起到承接的作用,帮助上下游企业解决各自的痛点。
“期现结合让整个塑化产业链有了更强的抵御风险的能力。”在柴铁松看来,通过期现结合,可以让上游企业在价格高位锁定利润,而贸易商通过期现结合,可以在盘面下跌时出货给下游企业,让企业采购到价格更低的原材料,实现盈利;远月点价更是帮助下游企业锁定远期成本,争取到更多订单。
“疫情期间,公司承接了不少石化厂开单的压力,帮助上游企业降低库存。我们将采购的货,通过对行情研判,在一定位置利用期货套保进行了风险对冲。”柴铁松说。
据介绍,疫情中,中煤股份大力支持防控疫情,在春节后紧急转产医疗卫材原材料聚丙烯纤维,为卫材工厂生产提供保障,但中煤股份其他牌号的排产也一直在进行,整体库存压力非常大。作为中煤股份具有较强金融理念的一级代理商,在上游面临着假期性累库和疫情造成的物流堵塞双重压力下,嘉悦物产充分运用衍生品为上游企业分担着库存压力。
作为国内多家聚烯烃上游的代理商,嘉悦物产的子公司杭州中菁每月要向上游企业定量开单,仅中煤股份每月就有约5000吨的计划量。“近期,杭州中菁一次性买入现货1500吨,同时以高于现货买入价150元/吨的价格在期货市场卖出套保,以此对冲现货库存贬值风险。”柴铁松告诉期货日报记者,考虑到西北物流恢复时间和在途时间较长,结合对未来供需结构的研判,公司认为聚烯烃2005合约结束前,期现货价格终将统一,通过上述套保操作将保护库存价值。
除了传统的风险对冲套保模式外,嘉悦物产在利用期权或者复杂期权组合来为库存套保方面也拥有一定的经验,可以在有一定安全边际的情况下实现库存套保,并且在盘面上涨的情况下,减少一部分因套保产生的期货端亏损,实现了对库存保价与一定区间内现货价格上涨获益的双重需求。
据柴铁松介绍,3月初,杭州中菁一次性向某上游企业开单1000吨聚乙烯,在对产业基本情况进行一系列分析后,嘉悦物产认为期货盘面波动过于剧烈,采用期货套保风险较大,决定选取期权进行套保,充分发挥期权非线性收益结构带来的保险功能。于是,公司设计了多种期权套保方案,经过充分思考和对比,最终采用海鸥期权组合对这1000吨聚乙烯库存进行套保,确保在有一定安全边际的区间内,利用期权组合以较低的成本对库存做保险。
据记者了解,海鸥期权组合得名于其期权组合到期收益曲线形似海鸥,也称为三腿式期权组合,是一个买看跌期权、一个卖看跌期权以及一个卖看涨期权的组合,这一期权组合可以通过调节套保区间,使得期权组合成本达到零成本状态。这可以在盘面上减少一部分套保端的亏损,相对释放一部分现货端上涨的收益。
基差避险为下游企业保供应
与上游企业风险点不同的是,围绕着原材料的采购,下游企业的风险敞口也在不断放大。事实上,在塑化产业链中,中小微群体是巨大的,占比超过了60%。这些中小微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往往都很薄弱,尤其是在当前较为特殊的环境下,受到国内外经济压力和疫情的双重打击,中小微企业面临着较大的经营压力,他们的需求点更多是围绕对原材料价格的把握以及资金流转。
针对这两点需求,嘉悦物产为中小微企业提供了原材料供应的服务,还做好了价格管理服务。在疫情的影响下,中小微企业面临着方方面面的复工难题。其中,物流不畅导致原材料短缺是企业面临的难题之一。
“由于很多下游中小微企业需要赶工春节前签订的订单,以往开年就需要采购大量的原材料以满足生产要求,但今年的疫情阻断了物流的传导,中小微企业面临着无法按时完成订单的风险。”柴铁松告诉期货日报记者,作为产业链的中间环节,贸易商在这个时候可以发挥自身优势,依靠在市场上积累下来的物流资源,合理调配,以最优的价格、最快的速度把货物运输到中小微企业手中。
“扎根产业多年,嘉悦物产能够有效调动社会关系,以最快的速度组织运力,供应原材料。比如,在疫情导致宁波物流受阻的情况下,温州客户面临断供的风险,但我们能够及时调配内陆资源,直接从内陆发货运送到客户手中,有效解决了这一难题。”柴铁松举例说。
据记者了解,今年年初,全国范围内医疗物资告急,口罩作为疫情防控的标配,面临着巨大的供应缺口,嘉悦物产通过发挥自身的渠道优势,在全国口罩紧缺的当下,为口罩生产企业提供了充足的原材料(聚丙烯)供应,为缓解口罩紧缺的压力做出了一份贡献。
同时,通过与德清县人民政府经济合作交流中心对接,在了解到下游缺乏聚丙烯用于生产口罩后,积极响应国家和浙江省委省政府的号召,勇于担起社会责任,嘉悦物产向口罩生产企业浙江伊鲁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捐赠10吨口罩生产原料。
此外,针对下游中小微企业面临资金上的痛点,嘉悦物产还为下游企业提供了价格管理服务,为中小微企业更好地采购到低价货物锁定订单成本,帮助他们实现盈利。
“今年在疫情和国际原油价格崩塌的影响下,聚丙烯价格一度回到了近几年低点。”柴铁松告诉记者,近期,下游企业浙江星美材料希望锁定一批远月订单价格,但又担心后期原材料价格上涨存在亏损风险。在了解情况之后,嘉悦物产认为近期市场变化较快,国内标品紧缺,短期价格已处于相对低位,便与该企业协商,在当日价格下为其远月基差点价,帮助企业在相对低价情况下锁定远月订单的加工利润,实现了合作共赢。
“不仅可以利用基差点价降低原材料价格,锁定中小微企业利润,还可以利用远期点价和期权,帮助中小微企业锁定远期利润,帮助他们降低远期价格波动风险。”柴铁松表示,面对下游中小微企业复工时担心后期原材料降价而在采购上犹豫不决,嘉悦物产通过销售基差单,让很多与公司合作的企业可以先有货物保证生产,之后再结算价格以规避风险。
下游中小微企业往往不具备资金优势,原材料价格剧烈波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小微企业复工的积极性。“作为贸易商,一方面,积极推广基差点价、基差贸易、含权贸易等,帮助下游中小微企业锁定原材料成本,减轻他们在资金方面的风险和压力;另一方面,积极引导下游中小微企业加强对风险的管理,引导他们以销定产,以低风险锁定自身加工费。”在柴铁松看来,相对于过去囤货赌涨、冒着高风险博弈绝对价格大幅上涨的经营模式,运用期现结合才是企业能够实现稳定运营的“定海神针”。
期货日报相关链接